fbpx

便利貼小歷史:失敗,也能是另一個大成功

便利貼小歷史:失敗,也能是另一個大成功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族,有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可以隨手撕下來筆記的便利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講到便利貼會想到什麼?「3M」?N次貼?但其實大家知道嗎,原來 3M 的便利貼與可以重複使用的 N 次貼根本就是不一樣的品牌,甚至,由美國 3M 公司所設計的便利貼,與台灣所設計的品牌 N 次貼還有過糾纏了 六年的專利權訴訟歷史。那麼究竟結果如何?誰抄襲了誰?也讓我們一起來繼續看下去。


[圖片來源: N次貼官網]

YouTube 版本:

首先,紅到現在大家熟悉的「便利貼,Post-it」的確是由美國的化工製品公司 3M 在 1966 年設計出來的,只不過當時他們是想要研究的是新的黏貼澆水。原來 3M 在 1966 年時聘請了一位 Spencer Silver 的化學家。Silver 曾經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修讀化學,後來在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攻讀有機化學博士學位。當他加入 3M 時,公司正在研製新的黏貼膠水,公司想要做出一種黏貼膠水,能夠讓兩個物體可以快速的黏緊,但撕開的時候又能夠讓兩個物品的表面不受到損傷。結果沒想到 Silver 在經過多次重複的實驗後,的確是研發出了新膠水,只是這個膠水跟 3M 想要的不太一樣,而是一種可以黏性很弱但可以重複黏合的膠水。

然而因為這個膠水跟公司想要的不一樣,所以大家對它都興致缺缺,這時候就要介紹另一位 3M 的員工 Arthur Fry。

Arthur Fry 是 Silver 的同事,他本身是教會唱詩班的成員,因此他常常需要在厚厚的歌本中查找曲目或是做點筆記。Arthur Fry 就想到了同事 Silver 那個黏不太緊,又能重複撕貼不破壞物體表面的設計,於是就拿來使用在他的筆記紙張上,之後再進行改良做成一張一張大家現在熟悉的便利貼樣子,然後在辦公室內用來與同事傳遞資訊時使用,因此大受歡迎!

這時候也來到了 1977 年,3M 為這個設計申請了專利並且開始設計成為商品在市場販售。

時間來到 1987 年,台灣的聚和國際這時也獨立開發出一種乳化聚合黏膠,用來製造類似的商品,以 N 次貼為商標名,開始行銷,並以比 3M 便宜 15% 的定價策略在全球大受歡迎。但由於商品型態太過相似,美國的 3M 就在 1994 年對聚和國際提起了專利訴訟,還申請法院命令要禁止聚和國際的 N 次貼在美國販售。這場官司經過了六年,在 2000 年由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最後判決,裁定台灣聚和國際的 N 次貼勝訴,這也表示 N 次貼並沒有侵權而且能夠繼續販售。

那麼究竟為什麼使用上、外型上都與便利貼相當相似的 N 次貼最終會獲得沒有侵權的結果?原來關鍵就在那個背膠!

雖然 3M 並沒有對外公開他們的背膠技術,但根據台灣鏡週刊在 2020 年的專訪報導,在這六年的官司裡,台灣聚和國際的 N 次貼則是透過許多專家,像是台大化工系教授 陳劉旺提供學術理論指導、工研院化工所提供完成表面張力檢測、中鋼提供配合產品反映中的 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照相… 等多方面來協助證明,聚和國際的 N 次貼所使用的背膠是由聚和國際自家研發的「乳化聚和」技術,與 3M 所使用的技術是完全的不同。

而且在這場國際專利訴訟期間,還發生了一件相當巧合的事。

畢業於台大化工系也是聚和國際 N 次貼的創辦人郭聰田博士提到,當時在研發 N 次貼期間時,有請來化學泰斗 John W. Vanderhoff  到台大、清大、成大進行演講學術交流,演講結束除了與 John W. Vanderhoff 相談甚歡,更是邀請 John W. Vanderhoff 前往聚和國際和研究員做專題研討。

然而就在三年後發生了 3M 與聚和國際的專利案中,這位化學泰斗 John W. Vanderhof 竟是 3M 請來的首席專家證人。雖然彼此曾在台灣相識,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郭聰田博士當時並沒有與這位化學泰斗 John W. Vanderhof  聯繫,而這長達六年的訴訟期間,這位化學泰斗 John W. Vanderhof 據傳鮮少出席作證,就算出席取證也選擇保持沉默。

1987 年乳化聚合技術突破關鍵製程,成功推出 N 次貼便利貼,1994 年就遭到 3M 指控侵權,2000 年官司結束,在這 6 年期間,聚和國際花費了約 2 億元,也就是考量到打官司的費時與傷財,兩大便利貼巨頭此時選擇和解,各次繼續在自家崗位上努力。沒想到在文具店中看似友好的兩個產品,竟然有著這麼玩味的歷史糾結,而截至 2022 年,佔全球便利貼市場上最大份額的是 3M,再來就是台灣聚和國際的 N 次貼,而彼此也在便利貼領域上繼續走出了各自的路,對他們來說,當時選擇了和解,似乎是個相當明智的選擇。

 

 

網路快訊

一個喜歡簡簡單單生活、相信著科技是我們的好幫手、追尋著科技與溫度平衡點的數位科技編輯

More in 網路快訊

潮人必備!簡約時尚三色 Soundcore Space One 降噪藍牙耳罩式耳機

點子生活2024-05-16

Sony 旗艦新手機 Xperia 1 VI 正式登台,全面放大你的精彩

點子生活2024-05-16

強強聯手,共創佳績:伊雲谷集團與渣打銀行奪得財資雜誌大獎

點子生活2024-05-16

保時捷 911 混合動力車款全球首演!性能更強、操控更佳

點子生活2024-05-15

MSI 與 CAPCOM 攜手推出 [Monster Hunter] 20週年聯名電競筆電

點子生活2024-05-14

企業如何強化漏洞管理?趨勢科技提供四大建議

點子生活2024-05-14